生活中,手抖、头颤困扰着许多人。拿不稳杯子、写不好字、甚至在人前讲话时头部不自觉地晃动,这种尴尬和无奈,尤其在人多的场合或情绪紧张时更为明显。
西医称之为“特发性震颤”,仪器检查往往没有异常,病因也不甚明了,常被归为“功能性问题”。看着患者求助于镇静类药物却效果有限,或担心副作用而不敢长期服用,杨丽医生作为一名深研此疾的中医,深知其中苦楚。
中医看此病,称为“颤证”,核心在于肝肾阴精亏虚。肝主筋,肾主骨生髓,肝肾同居下焦,精血同源。
阴虚则阳亢,如同缺水则火旺,体内这股“虚火”扰动,便生“虚风”。虚风在体内窜动,牵动筋脉,手、头便不由自主地抖动起来。
这就是中医讲的“阴虚风动”。病机看似复杂,但抓住了“肝肾阴虚,虚风内动”这个核心,治疗就有了清晰的目标。
基于此,杨丽医生向大家分享一个在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结构相对简单却疗效不错的方子。它紧扣病机,药味精炼,旨在滋肝肾之阴,平潜虚阳,息风止颤。
方药组成:
天麻,钩藤,白芍,熟地黄,生地黄,龙骨,怀牛膝,炙甘草
此方虽简,妙在何处?
直击病机核心: 熟地、生地、白芍、牛膝,合力滋补肝肾之阴精,从源头上解决“虚”的问题,如同给干涸的土地浇水。
发布于:北京市新疆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