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营收三年翻番,量化派冲刺港交所:数字经济赋能消费新路径)
2024年我国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0万件,位居全球第一;全国数据企业数量超40万家,数据产业规模达5.86万亿元,较“十三五”末增长117%。这一系列亮眼数据均指向一个方向:数字经济成为驱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
在这样的政策红利与行业浪潮中,深耕线上消费领域的量化派,正以冲刺港交所的姿态进入公众视野。
这家创立于2014年的企业,是一家专注于中国消费领域的“线上市场运营商”,其此次上市举动引发市场对线上消费服务领域发展前景的高度关注。
一、业绩持续增长,印证成熟商业模式
业绩数据最能直观反映公司的经营情况。
2022年至2024年,公司总收入从4.75亿元(单位:人民币,下同)增长至9.93亿元,期间复合增长率达到44.54%;这一趋势也延续到了今年,2025年前五个月,公司总收入同比增长38.1%,达到4.14亿元。
在盈利能力上,经调整溢利从2022年1.26亿元跃升至2024年3.63亿元,复合增速达到69.6%,今年前五个月更是达到2.12亿元。
收入与利润的持续增长,打破了部分数字科技企业商业化困境,充分证明了其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与市场竞争力。为何量化派能做到这一点?关键在于其对行业痛点的精准洞察中。
当前消费线上市场,普遍存在三大核心痛点:一是商家流量获取成本高、转化效率低,大量营销投入难以精准触达目标客群;二是消费者在海量商品与服务中“选择困难”,用户体验与需求匹配度不足;三是行业资源分散,商家与用户之间缺乏高效的连接纽带,导致整个消费链路存在明显的效率损耗。
针对这些痛点,量化派以“线上市场运营商”为核心定位,构建起“用户—商品/服务—消费场景”的全链路整合能力。
一方面,其依托AI赋能的数字技术平台,打造了覆盖运营、算法、营销、客服及商品与服务赋能的系统,通过多年积累的客户画像分析经验,实现对用户需求的实时洞察与精准匹配。
例如,在电商场景中,公司可基于用户浏览记录、购买偏好、消费能力等数据,为消费者推荐高度契合的商品,同时为商家提供精准营销方案,大幅降低获客成本;在汽车零售O2O场景中,平台能根据用户购车预算、车型偏好、使用场景等信息,对接合适的经销商资源,缩短消费决策周期。
另一方面,量化派通过长期运营积累的庞大用户与商户基础,进一步强化了平台的网络效应。截至2025年5月31日,其已吸引超过6030万注册终端客户,业务伙伴数量达2646名。这种“用户-商户-交易”的正向循环,有效解决了行业效率痛点,并让量化派在“线上市场运营”赛道中形成了较高的竞争壁垒。
在这个过程中,技术团队与研发投入的支撑,为其能力构建提供了坚实基础。
截至2025年5月31日,量化派技术人员占比约35%,累计拥有9项专利和58项软件著作权;其大模型“量星问”已于2024年10月完成北京网信办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备案,研发成果的转化能力得到专业认可。
二、行业前景广阔,量化派的机遇与挑战
从行业大环境来看,量化派所处的线上消费服务赛道正迎来政策与市场的双重红利。
政策层面,国家持续推动数字经济发展,《2025 年数字经济发展工作要点》明确提出“实施数字消费提升行动”、“培育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多次强调“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升级”,为数字技术在消费领域的应用、线上市场的规范化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025年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联合发布《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明确提出拓展数字服务消费,鼓励电商平台创新线上线下融合的数字服务消费场景,支持生活服务企业数字化转型和推广运营,同时通过综合运用货币信贷、财政贴息等政策工具,加大对服务消费领域经营主体的支持力度。
这一系列举措为量化派这类深耕线上消费服务、以数字化能力赋能商家与用户的企业,提供了直接且有力的政策支撑,进一步拓宽了其发展空间。
市场层面,中国线上消费市场规模呈现稳步扩张态势。按交易总额计,2020年至2024年,中国线上消费商店市场规模从13.9万亿元增长至25.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达16.5%;预计未来五年仍将保持增长,2025年将达到29.1万亿元人民币,2029年有望突破41.2万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9.1%。
与此同时,线上消费占整体零售市场的份额也在持续提升,2024年已达36.9%,随着低线城市基础设施完善与消费习惯升级,这一比例预计将进一步提高。
更重要的是,行业正呈现两大关键趋势:一是AI技术深化应用,从传统的“流量竞争”转向“留存竞争”,大数据推荐系统、预测AI营销等技术,成为提升用户黏性与转化效率的核心工具;二是低线城市市场崛起,三四线及以下城市消费者的线上消费需求快速释放,为平台带来新的增长空间。
这对于类似量化派这样兼具技术与成熟商业模式的企业而言是个难得的窗口期。
首先,AI 技术的持续迭代将进一步放大其技术优势,“量星球”平台的算法能力可通过更多消费场景的数据积累不断优化,未来有望拓展至金融、文旅等更多数字化赋能领域,打破当前业务边界。
其次,低线城市市场的扩张潜力巨大,量化派可通过优化供应链、实施本地化运营策略,将成熟的“线上市场运营”模式复制到低线城市,进一步扩大用户与商户规模。
再者,上市融资后,企业可加大研发投入与市场拓展力度,强化技术壁垒与品牌影响力,巩固行业头部地位。
但同时,量化派也需面对不容忽视的挑战。一方面,行业竞争将日趋激烈,随着更多科技企业入局线上消费服务领域,流量获取成本可能进一步上升,平台需持续优化服务能力以维持用户与商户粘性;另一方面,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对企业的数据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在合规前提下实现数据价值挖掘,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结语
上市并非终点,而是企业面临更广阔市场、更高监管要求的新开端。未来,量化派需在技术创新上持续突破,在合规经营中筑牢根基,以应对行业竞争与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
从数字经济发展的大视角来看,量化派的成长轨迹,正是中国数字科技企业深耕细分赛道、以技术解决行业痛点的缩影。随着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像量化派这样的“线上市场运营商”,有望在连接消费需求与产业供给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为中国消费市场的升级与数字经济的繁荣注入新的活力。
新疆配资公司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